去年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殊方共享:絲綢之路國家博物館文物精品展”、廣東省博物館的“大海道:“南海Ⅰ號”沉船與南宋海貿展”、中國絲綢博物館的“絲路歲月:大時代下的小故事”、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
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基礎設施仍是重點任務,統籌做好西部大開發工作,可拓展我國經濟發展空間,支撐全國經濟穩中向好形勢。西部地區特色優勢產業將迎來新一輪蓬勃發展。
中國與沿線國家貨物貿易累計總額超過了7.8萬億美元,對沿線國家直接投資超過1100億美元,新簽承包工程合同額接近8000億美元,一大批重大項目和產業園區相繼落地見效,有力促進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共建“一...
新建西安至十堰高速鐵路起自西安樞紐西安東站,經藍田、商洛西、山陽、漫川關、鄖西站,接入既有十堰東站,正線全長256.7公里,全線設7個車站,其中新建車站6個。配套建設西安東動車所、走行線及普速存車場...
《方案》提出實施六大文化工程,打造四大平臺,力爭到2025年,全省文化旅游綜合收入達到9000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人均文化旅游消費達到1300元以上,年均增長10%,成為推動我省綠色發展崛起的首位產業和...
在新中國70華誕到來之際,在陜西西安喜迎“十四運會”之時,由陜西省體育局、西安市人民政府、萬達體育集團主辦,陜西省高爾夫擊劍運動管理中心、西安市體育局、西安浐灞生態區管理委員會、世界鐵人公司、萬...
陜西官方表示,絲路沿線地域廣闊,黃金旅游走廊的搭建為推進東西方經濟文化相互融通提供了新的平臺,必將帶動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文旅產業實現新發展。希望專家學者們為旅游事業發展問診把脈,牽線搭橋...
作為歐亞經濟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2019歐亞經濟綜合園區發展論壇暨“一帶一路”產業園區發展大會將于9月8日率先拉開帷幕,為本屆歐亞經濟論壇預熱。 歐亞經濟綜合園區是陜西省、西安市積極響應黨和國家...
以開放引領體制創新,率先在文化、樞紐、技術、信息、生態等領域改革上實現突破性進展,形成有利于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新體制機制,形成全省經濟中長期發展的內生動力。
6月18日下午,2019年全國雙創周(西安分會場)“一帶一路”體育消費產業創新創業發展論壇舉行,西安高新區創業園發展中心副主任楊東,西安伯樂創投總經理李高彧,以及來自陜西省眾多體育領域的投資人、創業...
6月3日上午,“一帶一路”陜西·商洛2019“森弗杯”環秦嶺國際公路自行車賽開幕儀式在陜西省商洛市隆重舉行。
5月13日上午,第四屆絲博會期間,銅川—“一帶一路”特色產業國際合作對話會在西安舉行。會前,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智遠,副書記魏四新,副市長劉西林會見參會重要嘉賓。
央企齊聚發力,高質量發展步伐穩健,是推動國家經濟持續前行、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改革堅實有力的擔當。他們落戶西安,是以實際行動踐行“一帶一路”倡議,履行“扎根大西安,深耕內陸港,連通全世界”的承諾。
5月11日,第四屆絲博會暨西洽會開幕當天,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與西咸新區秦漢新城新絲路公司項目合作簽約儀式在秦漢新城舉行。
5月5日,記者從省商務廳獲悉,近年來,青海省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交流也日益活躍,外貿增速喜人。
4月24日,西安海關發布數據:一季度,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284列,同比增長近六成;對“一帶一路”國家貿易占比近六成。
2019年4月1日,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陜西自貿試驗區”)正式掛牌成立兩周年。作為國家第三批批復設立的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自貿試驗區”),陜西省在兩年時間里通過優化營商環境、...
新媒體矩陣
NEW MEDIA